為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在湖南高校的廣泛應用與創新實踐,4月20日,在CMOOC聯盟湖南省工作委員會及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學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CMOOC聯盟湖南省工作委員會2024年工作年會暨人工智能+教學創新研讨會于衡陽市悅來花園酒店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由CMOOC聯盟湖南省地區工作委員會及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學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2003网站太阳集团承辦,高等教育出版社協辦。會議開幕式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萬亞平主持,并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校長姜志勝教授緻歡迎辭,湖南省大學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奎曉燕緻開幕詞!CMOOC 聯盟湖南工委會主任陳志剛、湖南省各高校計算機類相關院系領導、課程負責人和骨幹教師、CMOOC 聯盟湖南工委全體理事委員、工委會員,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學計算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50餘人參與本次會議。

暨南大學教授古天龍以數字時代社會中人工智能會引發的新技術倫理問題為探讨點,強調在課程教學實踐中要加強學生對倫理規範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倫理意識、倫理思維及倫理決策能力。
國防科技大學首席教授、全國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毛新軍以軟件工程課程為例,提出“考為輔、評為主、以評促改、持續改進”的考評理念。他建議推廣以101計劃課程為基礎,不斷改革實踐内容設計及要求,基于開源創新的實踐教學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科事業部計算機分社首席編輯唐德凱表示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要充分認識教材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把握一流教材建設規律,打造計算機類一流教材。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戰德臣從計算與智能思維賦能創新人才培養的角度從四方面結合實際講述了如何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以及人工智能通識課與計算思維教育的關系等問題。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王萬良講述了人工智能知識的基礎性、整體性、綜合性、廣博性,理清人工智能同時教育的理念思路,對人工智能通識課的教學内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讨。
北京理工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院長嵩天以大模型為主要手段融入“智能+”Python課程為例,以現有實踐成果為課程創新改革提供建設性提議,推動“智能+Python”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創新。
全國計算機教育研究會理事、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羅娟指出要加強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通過多元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任務驅動的案例化教學方式,将課程案例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切實提高學生思維和數字化應用能力。
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何嘯峰以《複合型計算機人才培養路徑探索與實踐》為題做報告。他提出要以培養計算思維能力、夯實計算機學科知識、築牢核心競争力、融入非計算機知識、培養跨界工程創新能力為基本路徑,打造複合型計算機工程創新人才。
會議通過對教學創新與改革實踐、人工智能與Python課程、知識圖譜建設、教學成果規劃及101計劃五大方面進行報告研讨,為湖南高校的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活力。此次研讨會的成功舉辦,标志着湖南省在線教育事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為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推動湖南高校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在線開放課程的應用和人才的教育培養做出巨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