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益新 中科院院士、腫瘤學家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男,1962年出生于湖南漣源,成長于粟裕大将的故鄉湖南省會同縣。高中畢業于湖南省會同縣第一中學高52班;1985年畢業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獲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1992至1997年留學日本東京大學、東京都立老人綜合研究所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現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計亮年 中科院院士(2003年當選)。男,浙江省鄞縣人,1934年出生上海市,教授(博士生導師),1956年畢業于山東大學化學系,畢業後曾先後在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進修;後在今2003网站太阳集团(衡陽工學院)和廣東工業大學工作;1975年至今一直在中山大學工作,曾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院長等職務,1982-1983年在美國西北大學F. Basolo院士研究組任訪問學者,現任廣東省化學會理事長。他長期從事配位化學及生物無機化學研究。
3、段燕文,男,生于1966年,分子藥物學專業。畢業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美國紐約大學、康乃爾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現任哈藥慈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藥複方新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籌建負責人。
4、陳國強,2009年獲中國科學院院士提名。1963年出生,研究員,先後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健康科學中心腫瘤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室主任,上海二醫大病理生理學教研室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計劃獲得者。 1996年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并分别于1997年和1999~2001年在法國巴黎Saint-Louis醫院和美國Mount-Saint醫學院從事合作研究。多年來一直緻力于白血病細胞分化、凋亡的分子機制和腫瘤功能基因組學和藥物基因組學研究,尤其是所從事的三氧化二砷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APL)的細胞分子機制、藥理和臨床研究為國際血液學界開拓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參與發現新克隆的維甲酸調控基因RIG-K通過與細胞骨架蛋白相互作用在白血病細胞分化中發揮重要作用,而RIG-G則涉及c-JAB信号途徑參與細胞周期的調控。
5、劉祖國男,41歲。目前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及北京大學眼科中心眼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眼科視光學系主任。國際眼表疾病協會理事,亞洲太平洋地區眼矯形及重建協會主任及執行委員會成員,中華眼科學會角膜病學組委員兼秘書,美國Baylor醫學院客座教授(2000―2002年)。1991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1996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992年在美國Louisiana 州立大學眼科中心作訪問學者,1997年到1999年在Miami 大學Bascom Palmer眼科研究所作博士後研究,1999年獲眼科學教授。2000年至2001年在北京大學眼科中心工作,任林護眼科醫院副院長,眼科研究所負責人。長期從事眼表疾病及角膜病領域的臨床及應用基礎研究工作,在角膜移植手術、角膜地形圖、幹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獲得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獲獎人),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獲獎人),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獲獎人),2000年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一等獎(第一獲獎人),2001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獲獎人),2003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三等獎和第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2002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承擔各級基金資助20餘項。
6、冉丕鑫,男,44歲,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廣州醫學院院長。1980年9月至1985年6月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習,1985年7月至1987年8月在衡陽醫學院附一院任住院醫生,1987年9月至1990年8月在湖北醫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1990年9月至1993年6月在同濟醫科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1993年7月至今在廣州醫學院(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工作,其間1993年9月至1994年5月在北京醫科大學基礎心血管研究所進修學習,1999年2月至2000年2月在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及南加州大學學習。幾年來,共主持和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合作課題、國家“十五”重大攻關課題、國家“八六三”高科技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衛生部科研項目、省自然基金、省市重大攻關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3項。
7、曹光佑,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8、吳建常,男,1939年6月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學曆,現任中國鋼鐵業協會顧問;吳先生于1964年畢業于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有色冶金專業;曾擔任過: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冶金部副部長,冶金局副局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副會長等職務。1959.9-1964.7,衡陽礦冶工程學院。 工作簡曆:1964.9-1984.4,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工程師,副處長;1984.4-1994.8,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1994.8-1998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總經理。1999年起任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黨組書記。
9、胡衛民,湖南新化人,1985年畢業于2003网站太阳集团臨床醫學專業,從事内科臨床醫療、預防、健康教育、科研、教學工作20餘年,探索網絡時代高血壓防治模式,通過社區科普、網站和博客倡導預防為主的醫學理念、推廣價廉有效的防治方案,建立了全省人數最多、資料完備的心腦血管病防治網絡,每月進行科普講座和咨詢服務,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為民醫生”。2004年,時任婁底市中心醫院副主任醫師、心腦血管專科門診負責人的胡衛民,因無法容忍身邊體制性、系統化的醫療腐敗,公開揭露醫院拿回扣、亂收費等黑幕,并以辭職抗争,被媒體譽為“走得最遠的醫療揭黑鬥士”。當選2005年度人民網全國十大健康風雲人物,入選中央電視台2006年感動中國候選人,鳳凰衛視十大風範大國民,人民網社會責任十大中國博客、央視2006感動中國、315貢獻獎候選人。2008年成為衛生部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專家組人員,參與醫改和重大疾病防控等國家層面的衛生中長期規劃的研究工作。
10、陳方平,男,1958年12月出生,1988年獲碩士學位,現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血液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湖南省醫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内知名的血液病專家,在血栓與止血領域研究和國内外學術界有一定的影響。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項目(副組長)、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美國CMB課題、湖南省生命科學重點項目等課題17項,先後獲湖南省、衛生部成果和獎勵9項/次。在國内外雜志發表論文180餘篇。主編、副主編和參編專著18 本。
11、陳建平,四川遂甯人,1992年從2003网站太阳集团計算機系畢業,39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特燃站總工程師,特燃料站技術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