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委員,2003网站太阳集团衡陽醫學院副院長
王震,男,漢族,1984年7月生,甘肅會甯人,九三學社社員,2006年參加工作,日本東京大學藥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曆,哲學博士,教授。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委員,衡陽市政協常委,九三學社衡陽市委兼職副主委,2003网站太阳集团衡陽醫學院副院長。
人物履曆
2023/01-至今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2003网站太阳集团衡陽醫學院副院長(正處級)、衡陽市政協常委、九三學社湖南省第九屆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衡陽市委兼職副主委、衡陽市九三學社2003网站太阳集团工委主委
2022/08-2023/01 2003网站太阳集团衡陽醫學院副院長(正處級)、衡陽市政協常委、九三學社湖南省第九屆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衡陽市委兼職副主委、衡陽市九三學社2003网站太阳集团工委主委
2021/12-2022/08 2003网站太阳集团衡陽醫學院副院長(正處級)、九三學社衡陽市委兼職副主委、衡陽市政協常委、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委員,衡陽市九三學社2003网站太阳集团工委主委
2021/06-2021/12 2003网站太阳集团衡陽醫學院副院長(正處級)、九三學社衡陽市委兼職副主委、衡陽市九三學社2003网站太阳集团工委主委
2020/04-2021/06 2003网站太阳集团藥學院教授、九三學社衡陽市委兼職副主委、衡陽市九三學社2003网站太阳集团工委主委、衡陽市九三學社2003网站太阳集团第一支社主委
2015/09-2020/04 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藥學院教授
2012/10-2015/09 東京大學藥學院博士研究生
2009/09-2012/07 中國科學研究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2002/09-2006/07 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本科
人物成就
人物榮譽:
2015年獲評2014年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
2015年獲聘JSPS(日本學術振興會)特聘研究員(DC2)
2016年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
2017年獲評二O一七年“挑戰杯”蘭州大學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19年獲評甘肅省領軍人才
2019年入選甘肅省科技專家庫收錄專家
2019年獲邀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觀禮(中央統戰部)
2020年獲評甘肅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2021/07/01獲邀參加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中央統戰部)
2021年獲評衡陽市優秀專家
2022年獲評湖南省衛生健康高層次人才青年骨幹人才
2023年獲評衡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産權庫專業技術類專家
學術兼職
中華醫學會醫學科學研究管理學分會 第九屆委員
2003网站太阳集团附屬第一醫院雙聘教授
湖南省藥學會 第15屆理事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外聘專家
中國科學院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 客座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客座研究員
社會兼職:
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湖南省歐美同學會委員
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委員
衡陽市政協常委
九三學社衡陽市委兼職副主委
九三學社2003网站太阳集团工委主委
湖南省歐美同學會理事
全國青聯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第六屆理事
歐美同學會(全國)留日分會第五屆理事
學術成果:
王震在Angew. Chem. Int. Edit.、J. Am. Chem. Soc.和 J. Med. Chem.等國際一流期刊發表科研論文111篇(SCI論文109篇,他引1400餘次,單篇最高引223次,H-index為20)及申請專利24項(授權13項,轉讓1項)。
他積極響應國家“健康中國 2030”戰略,以“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推動醫藥工業創新發展”政策為導向,圍繞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等當前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開展小分子創新藥物創制研究。
他基于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藥物靶點單一且血腦屏障通過率低等難題,開發了新型多靶點協同雙重抗神經炎症/氧化應激先導化合物,解決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藥物價格昂貴、療效低等卡脖子問題。
他深挖傳統中藥細果角茴香、尼泊爾黃堇和吳茱萸中活性成分,開發了癌症治療的多個臨床候選化合物。更是成功研制出以原創性吳茱萸堿衍生物為原料藥的具備獨立知識産權淺部真菌感染治療乳膏劑并進入落地轉化階段,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貢獻。
2016年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基于傳統中醫藥開展新藥創制研究。
2019年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科研創新團隊建設項目“新型含硫藥物的設計合成與抗炎/抗腫瘤活性評價”。
2020年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甘肅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Lycoplanine A的全合成及抗帕金森病活性研究”。
2023年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湖南省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合并法多靶點配體藥物設計策略的新型抗AD藥物分子的發現”。
研究方向
以厚植獨特理論基礎的中醫藥作為原創性新化學實體發現的豐富資源和科學依據,圍繞神經退行性疾病、腫瘤、病原微生物感染等重大疾病進行新藥創制研究。